創作理念

我的玉雕創作,為何以碧玉為主要玉材?

 

緣起與期許

在三十幾年前,初接觸玉雕領域時,因嗜愛藝術之故,故對這門近8000年華夏文化精髓的雕刻技藝,自是有著莫名歡喜。

幾經鑽研古今前人所留下的文化精華之餘,也暗自在心中給自已一份期許,無論是技法或是作品內在思維的表達架構。矢志將窮畢生歲月,創作出前無古人的當代玉雕之作與自我不斷的超越。

長時間琢磨的過程,了解閃玉與輝玉所俱有的特殊玉質結構。閃玉與輝玉都俱有獨特的纖維狀交鎖結構;所謂的交鎖結構是結晶顆粒之間彼此緊密連結在一起,在顯鏡下看起來就像小纖維的鏈狀結構一樣。這就是閃玉與輝玉(翡翠)在所有寶玉石中有著最好的韌度之主要因素。若再將閃玉與輝玉相互比較,則閃玉的韌度又更勝一籌,所以閃玉的韌度是所有寶玉石中最高的。

 

藝術形式發現過程的困頓、窘迫和喜悅

我前二十幾年的工作生涯中,刻過我們已知的真玉和似玉的玉材。其中翡翠的玉質就刻二十幾年,而用碧玉作材質的,更是不計其數。

而在我的夢想中,想要去呈現的作品風格,雖然碧玉(白玉等閃玉類也是但玉料太小)有著寶玉石中最好的韌度,但仍遍尋不著能夠承受理想中的玉雕作品之最高玉質的要求。

歲月時光,依舊前移,日子就這樣過著,白天在一家工作室從事設計、指導的工作,這是現實生活中的須要。而晚上和其它時間則繼續理想中的追求實驗。在這實驗的過程中,不知道丟掉多少玉料,玉質不行就丟到一邊去。這其中的心路歷程、挫折、孤寂的心境,是筆墨所無法形容。有段時日,也曾在白天到工作室途中,甚感疲憊、無力,也很怕聽到雕刻機的馬達聲。是志向的無法圓滿,是心靈泉源的枯涸。這是此段的生活寫照。

直至某日,我在一塊玉料(碧玉)上發現因撞擊而產生的一道裂痕。這道裂痕所散發出的質地靈光,與那當下眼神交會而出的那道光芒,即是從沒有過的經驗感覺,卻又是那麼熟悉。當下就把這份帶著無法停止而些微顫抖的喜悅回家告知妻子,妻子說:只要能落實你的理想,我都願意支持。

 

玉質的相識、相知

我後來得知這塊玉石,在那裡已躺了幾年的時日。因過高的價錢而沒人感興趣。而當我把這塊玉石,以一毛不減的原價,很瀟灑地買回後,有些人很疑惑地探問我要做什麼,我說要當雕刻料後,更有人說這人瘋了。因這麼高的價錢,做一般的雕刻品,幾乎無法回收成本。

然而縱然有著不惜代價的心,還是要有一而再失敗的心理準備。最終如願地完成此種技法風格的第一件作品。此後又尋此礦脈所產的玉質,憑著經驗,也陸續尋得幾塊,也才有往後發表的這些作品。所以雖閃玉(碧玉、白玉)普遍有著寶玉石最高的韌度。但是也只有在千百個最佳的當中再尋得最頂級的玉質,玉的四大要件溫、潤、堅、密,要同時出現在一塊玉料中。方能傳達作品中的曲境轉折,千縷如絲的線條與痕跡。

再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因碧玉是單色玉,因單一,所以豐富。能讓我在創作時思緒得到最好的延伸,凝聚作品更多元的生命力。而不讓多重的玉色所限。雖然有些作品的形式風格,不需有很好韌度,但碧玉有著很大塊面。能讓作品得到充份的伸展。碧玉就是有以上這諸多特性。而能讓我在玉雕藝術形式的發現途中,得到無限的可能。

 

將冰冷堅硬的玉石,注入傳神與感動,訴說著人間的至情至性

藝術是一種艱辛和寂寞的發現。中國人常說「文窮而後工」,「窮」當然是藝術形式在發現途中的現實生活情境,但也何嚐不是意指生命的困頓、摸索,在窮絕的途中孤獨至死尋找呢?

玉石的內在靈魂,是在陽光、空氣、水之外,成了我的心靈園地另一個生存元素,也在此尋得了心靈的避風港。在這園地裡,與玉石的對話中,誕生了一件件作品的生命。也得以將冰冷堅硬的玉石,注入傳神與感動,訴說著人間的至情至性。

黃福壽簽名-白色

 

 

 

社群留言

筆留言